最新動態(tài)
我國有40%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(qū),400多座城市都屬于缺水城市,,其中108座城市屬于嚴重缺水,近1.6億城市居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,。普通人會認為:“老天不給力,沒辦法啊!”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嗎?實際上我國擁有豐富的雨水資源,年均總量超過6萬億立方米,但是我們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些巨大的雨水資源,,我國的雨水利用率竟然不到1%!
隨著全國變暖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,水資源將變得越來越緊張,,未來誰擁有了水資源,誰就會占據(jù)主動,。所以我們必須居安思危,,采取有效措施,。我國提出了要建設海綿城市,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,,在適應環(huán)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彈性”,,下雨時吸水、蓄水,、滲水,、凈水,需要時將蓄存的水“釋放”并加以利用,。這就很好的為我們指明了方向,。在未來雨水資源利用將是明智之舉。
雨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,,對比一下我們就知道:海水淡化成本為5元/噸-6元/噸;中水成本為1.5元/噸;雨水利用成本僅為0.2元/噸,,因此就目前形勢來看,雨水資源化利用,,對于緩解城市用水壓力,,減輕城市內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我國也有很多雨水利用的經典示范案例如:北京奧運公園內,,草坪全部設計成下凹式,,雨水直接收集至地下隱形水庫。公園內的廣場,,地面全部鋪裝透水磚,。園區(qū)中部的下沉廣場中,建設了7000立方米的隱形水庫,。經過收,、蓄、滲,、排四步驟進行合理利用,。可以承受20年一遇的暴雨,。此示范工程的雨水利用率為80%,。還有北京中關村展示中心東廣場的草坪下,也建有一個巨型隱形水庫,,可收集雨水9750立方米,,等等。這些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示范工程都是由北京仁創(chuàng)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獨立建設完成,。雖然北京地區(qū)的雨水收集示范工程很棒,,但是還只是“星星之火”,需要在中國大地之上大力推廣才行。
在雨水資源化利用領域,,我們有必要參考一些發(fā)達國家的做法,,比如說德國,德國是歐洲雨水資源利用最完善的國家之一,,德國對城市雨水利用采取政府管制制度,,通過立法來進行規(guī)范,對于新建設施,,小區(qū),,商業(yè)區(qū)沒有雨水收集系統(tǒng)的地方,政府將征收雨水設施排放費,。
總結:對于中國來講,,目前缺的不是技術與資金,而是一種先進的環(huán)保理念,,同時政府也應該在政策法規(guī)上給予支持,,將雨水資源化利用上升到國家戰(zhàn)略層面。真正的將美好的想法變成現(xiàn)實,。(火博mvp)